德夯景区于2010年2月18日(正月初五)举办“苗族百狮会”活动,届时恭请广大朋友光临。
百狮送福、金狮登高、苗族武术、绝技表演;苗歌对唱、苗鼓迎宾、鼓王献艺、苗族民俗节目展演、跳歌晚会。
咨询热线:0743- 8665350
苗家百狮会
每到正月初十,各路村寨挑选十几个身强力壮、机智灵活的后生身穿“狮皮”,装扮成“百狮”跳跃翻腾,串寨走村,庆贺丰年,喜迎新春。苗家百狮会是苗族人民著名的舞玩年风俗。在阵阵锣鼓鞭炮声中,一对对纹彩斑斓威风凛凛的“雄狮”,跟着鼓点或闪或扑,或趴或跃;忽而扬蹄嘶鸣,忽而龀牙瞪眼,犹好猛虎下山;时而提蹄侧踹,时而躲闪寻机,捕获对方。惊险迭出,妙趣横生。尤为精彩的是狮子闹寨,客狮与主狮闹寨既比武艺又比智慧,是勇士们显露武艺高低的最好机会,主狮摆成各势迎客狮。客狮要闹阵破阵,长蛇阵、火龙阵、乌龙阵、龙门阵……一阵接一阵,必须连破十八阵,才能与主狮大闹其寨,表演艺技,其气氛热烈非常。
苗乡舞狮
舞狮是苗族群众最喜欢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若逢正月玩年、“四月八”、“赶秋”、“上刀梯”、“椎牛”等,各寨的后生们都要来参加舞狮子。随着筒洁明快的锣鼓点子,一只只纹彩斑澜,威风凛凛,怒目相视的狮子或闪或扑,或趴或跃,忽而扬啼嘶呜,忽而龀牙裂嘴,从四面八方赶到“出洞热”(苗语称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叫出闹热)的地方。
苗乡人舞的狮子具有其独自的特点,是苗民自己扎的,狮子头用石灰纸浆压横,并用彩笔画上鼻子眼睛,下嘴唇可以上下活动,狮身的皮毛,则是用苗家自织的各色花布和染色的苎麻编织而成。舞狮时,一人舞狮头,一个舞狮身,一人耍“宝”,还要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队伍配合,在前面的是十对、八对甚至二、三十对的苗族短打“武装”。他们手持棍、刀、棒、枪等各种器械,在前头开路,边走边表演苗族武功的各种招势,动作整齐划一,气势威武庄严。跟在的就是耍“宝”武士,他们舒展优美的动作举“宝”引狮出山。跟在狮子后面的是戴着面具,手持大薄扇的“罗汉”,不时做一些滑稽可笑的动作,十分惹人喜爱。最后是锣、鼓、钹、唢呐的队伍,一路吹吹打打,那明快悠扬的交响乐,绕山转水可传数里。在花垣苗家,不管大人或小孩只要一听到熟悉的乐曲,便知道:狮子来了。这是和汉族以及其他地方苗族所不同的地方。
舞狮的套路,因场地各不同而异。一般有“雄狮出休”、“狮子滚球”、“狮子拜天地”、“狮子拜门神”、“狮子拜五方龙”、“狮子卧龙庭”、“狮子退堂”等。步伐有:前进三后退三,旋转式、跳跃式等。舞狮讲究动作协调,配合默契,这样舞的狮子才会栩栩如生。
舞狮最精彩的是狮子比武和狮子翻桌两项。这两个项目一般在中心会场进行。主队有意摆下比武擂台,邀请客队表演献艺,让观众欣赏。有时也邀请别寨狮子进寨故客,但又不能明请,要通过十分有趣的“抢狮子”的程序来实现。
“抢狮子”要在公开的场合,趁客队不备而进行,抢得狮头、狮身或锣鼓家什都可以。有经验的主队,往往采取传递式的方法,抢得以后马上下传。“抢狮子”动作十分猛烈,你拉我抢,爬岩跳坎,胜过国外的橄览球运动。苗家人那种纯正浓烈的友谊,寓于这种“不友好”的“打斗”之中。
邀请成功后,客队和主队就进行“比武”,主人没有好几道关卡,如钻火圈、过壕沟、跳桌子等等。
“跳桌子”(苗语为“标几摆”),是一项比技艺比胆量的活动,分为“标中”、“沿角”“沿中”几种。标中,就是在坪场上摆上三张甚至五张大饭桌,跳时,像跳马运动一样,助跑起跳后,双手按一下桌面,一路而过,手不能在桌面上移动。还有一种是手可以移动的,这个跳法,双脚腾空以后全身几乎处于倒立状,随着身体重量的冲击,手迅速交*前移,这种跳法有的能手可跳过七张大饭桌。还有一种跳法是沿角沿中。沿角就是两手按住大饭桌的一角,利用手的支撑力,纵身一跳,切角而落。沿中是双手按往桌沿的中点,跳起后要切过180度的桌沿,这比沿角难度要大一些。沿角沿中一般从右向左跳,熟练者也可以反跳,即由左向右跳。
跳桌子有一定的风险,偶尔脚不协调也会擦伤,但苗家后生,却毫不在乎,用口水往伤处一抹,再去跳那些更高更难的动作。
在跳桌中凡主队跳过的,客队都能跳过了,测客队为胜,就可以在人们的欢呼声中,随着耍“宝”人,大摇大摆地从桌面上舞过去;如果客队艺差一着,则要从桌子底下踉踉跄跄地爬过去,这样的“甘败下风”往往会赢得一阵热烈的掌声。
“狮子爬桌”是主队为客队摆下最后的一个擂台,是苗族舞狮活动的高潮。当客队闯关破阵后,主队用二十几张大饭桌,最多的有三十七张叠成一座“桌山”,下面一层是六张或八张,宝塔式地向上叠起,最上面一张四脚朝天,高度在十五米以上,客狮子在耍“宝”人的逗引下,从最下面的桌底钻过去,又从桌面上爬过来,这样呈S形向上爬,随着锣鼓声边爬边舞,追随狮子爬桌的“罗汉”、“悟空”时时出丑,令人捧腹。
耍“宝”武士和雄狮爬到桌山最高点,武士做倒立、滚翻表演后,一个跟斗,从十五米多高的桌子上翻落而下隐隐地站在地面上。爬到了桌子顶端的狮子,便要踩在最上面那张桌子的四只脚上,表演转身、绕圈、前伸、后倾、站立、观日、抖毛、抓痒、跳跃、朝拜等动作,险象环生,扣人心弦,引得成千上万观众的惊呼。最后狮子从桌上轻盈跃下,落地后连打两个滚,一跃站立平地,舞狮后生揭开“狮皮”,举手向观众致意,他们那健美的身体和高超的技艺迎来了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舞狮告一个段落后,主队要燃放鞭炮,迎接客人就餐,要拿出香醇的“包谷烧”,白白的糯米粑,可口的腊肉,酸鱼热情招待。
舞狮除参加一些大的活动以外,苗家还有舞狮拜年有习俗。拜年的狮子来了,主人家要烧鞭炮,准备好红布条和礼品,一般有烟和糕点。狮子进屋后,要向主人讲吉利的庆贺祝辞,然后表演节目。表演完后,狮子要凭本事去取主人的礼品,这些礼品一般挂得较高,有的挂在楼枕上,有的挂在院子里的树上。但再高也难不倒这些苗家后生,一般搭人梯即可;实在太高,他们就解下头帕或裹脚,把耍武术用的棍捆成十字,根据所需高度往上接棍,这样,人扶十字棍,再塔上人梯,狮子就从人的肩上爬上去。系在六七米高的礼品,他们是唾手可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