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区红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 供图
昭通苹果喜获丰收 本报记者 蔡侯友 摄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迎难而上、砥砺前行。
2017年至2021年,是昭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影响深远的5年。5年来,在中共昭通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昭通市人民政府继承历届政府优良作风,负重攀登、锐意进取,面对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脱贫任务最重、攻坚压力最大的地级市这一严峻现实,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各族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发扬“敢打善拼、坚韧求成,再硬的骨头也要嚼碎”的脱贫攻坚精神,实现了昭通11个县(市、区)中10个贫困县(市、区)全部脱贫摘帽,185.07万人告别贫困,创造了35.47万人一步跨越进城入镇的历史奇迹,让困扰昭通千百年的绝对贫困成为历史记忆,夺取了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踔厉奋发,赶超跨越。5年来,昭通市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2021年应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大考中,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取得了“六个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为开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绝对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
基础设施实现历史性跨越
面对全国之最的脱贫任务,全市上下牢记使命、不负重托,集聚东西协作、定点帮扶、社会帮扶各方力量,精准扣好“四粒扣子”,全力做好“四篇文章”,累计投入730亿元扶贫资金,突出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建成373个集中安置点,建成靖安、卯家湾等9个万人以上集中安置区,35.47万群众进城入镇,10个贫困县、1235个贫困村、185.07万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出列,在脱贫攻坚壮美史诗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昭通篇章。
着力构建滇川黔渝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创新驱动聚人才,融资融智抓项目,累计投资1849亿元,打响了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攻坚战。“十三五”规划的12条高速公路全部落地建设,通车里程由136公里增至896公里、跃居全省前列,出滇入川进黔大通道增至11个;改造普通国省道105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2.26万公里,实施安防工程1.1万公里;成贵高铁实现通车,渝昆高铁加快推进;机场航线增至11条,迁建工程正式启动;水富港跃升为千万吨级枢纽港口。白鹤滩水电站投产发电。昭阳、水富、绥江实现通管道天然气。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大幅改善,“五网”建设全面提质升级。
产业建设取得历史性进展
城乡面貌得到历史性改变
紧扣聚力打造“三张牌”,加速构建具有昭通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16.7∶39.7∶43.6。六大高原特色产业质效齐增,苹果、竹子、马铃薯等产业组织化程度大幅提升、品牌优势逐渐彰显,创建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2个、特色县2个,农业综合产值突破100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提高到1.75∶1;电烟煤等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以新能源、绿色硅铝产业为重点的工业发展新引擎加快形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668亿元;旅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按照一主两副、多点支撑的总体布局,突出规划管控、功能配套、公共管理、环境治理、文明创建,做强中心、做优县城、做特集镇、做美乡村,城镇化率预计提升至40.5%。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至77.76万人,省耕山水、乌蒙水乡等“城市客厅”普惠市民,城市聚集功能明显增强;水富完成撤县设市;昭通、绥江入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鲁甸、绥江、镇雄获评国家卫生县城,其他8个县市区达到国家卫生城市(县城)标准,水富、绥江、威信成功创建云南省“美丽县城”,鲁甸、镇雄、永善进入评选名单;美丽乡村打造扎实推进,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生态修复得到历史性突破
民生福祉得到历史性增强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开展“四个一”行动,打好“八个标志性战役”,整改环保督察反馈问题131个,“生态保护修复排头兵”建设实质突破。扛实源头责任,抓实“六大行动”,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效;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创新开展“一个U盘下达河长令”,水环境质量进入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前30名;完成黑臭水体治理国家示范城市项目建设;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深入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达47.8%;盐津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水富、绥江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民生领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达84.2%。建成投用“市民之家”,动态调整行政权力事项1308项,变群众多头跑为“只进一扇门”,实现集中办。新增城镇就业22.5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250万人以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3%、9.4%;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提升至7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升至99.7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升至88%;成功创建昭通卫生职业学院,昭通职业学院通过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察评议,昭通学院通过国家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滇东北区域医疗中心一期基本建成,县级公立综合医院全部提质达标,“三医联动”改革扎实推进;累计投入社会救助资金140.7亿元,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群众住房需求得到基本满足;文体事业繁荣发展,荣获“中国文学之乡”称号。清偿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22.7亿元账款。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迅速清零并保持“零”新增。
本报记者:蔡侯友 沈迅 谢毅 实习生:谢雨竹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