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我国6大产盐地
2012-4-20 9:47:33
访问量:2804394
2010年06月20日,芒康盐井,盐井——茶马古道上的千年盐田。盐井盐田的制盐收盐都由女人完成。
芒康盐井--茶马古道上的千年盐田
澜沧江一路奔腾,在滇藏交界处的深谷里形成了一个近似“S”形的小小拐弯,以产盐而闻名藏在这道拐弯里。芒康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老制盐术,千百年来的积淀,使这里成为藏区的富庶之地,同时也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
从德钦开始一直沿着连绵的澜沧江大峡谷-穿行,六个小时的颠簸之后,进入了滇藏交界的芒康县盐井镇。未进镇界,沿岸层层叠叠的井架就进入了我们的视线。盐井,纳西语称“察卡”,藏语则称“察卡洛”,“察”意为盐,“卡”或“卡洛”意为井眼或洞眼,翻译成汉语即盐井。盐田都是居民们自已搭建的。澜沧江沿岸建好的盐田静静伫立,这个传承了千年的古老工艺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盐田人先用粗大的原木搭建骨架,然后在上面横铺一层结实的木板,最后再铺上一层细细的沙土。这样卤水向上可以蒸发,向下可以渗透,简单却非常实用。曾有人试图用水泥建盐田,结果卤水很难干透,远远比不上传统的盐田。
芒康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老制盐术。其实制盐的工艺并不复杂,每天早晨女人们背着桶、挑着担子下到江边的卤水井取出卤水,再挑上半腰倒在盐田里。
制盐的工作都是由女人们来完成的。强烈的阳光,使她们的脸上过早刻上了岁月的痕迹,然而,以我们外人的眼光看,在那一张张脸上总是能找到最质朴、最灿烂的笑容。平整的盐田像镜子一样,有种神秘的美感。尽管同取一江之水,两岸的盐田却泾渭分明地出现红、白两色。西岸的加达村盐田是红色,东岸上下盐井村的盐田却白色,并因此被称为红盐井和白盐井,这种看似神秘的现象源于澜沧江两岸土质的不同--加达使有红土铺盐田,而上下盐井却用细沙或白土铺田。
每年的3至5是晒盐的黄金季节,不但阳光明媚,掠过河谷的风也非常强劲,很容易出盐,这时盐的品质是最好的。此时也正是澜沧江两岸桃花陆续开放的时节,这些在“桃花月”晒出的盐被称为“桃花盐”。
借着日晒风吹和盐田渗漏,卤水得以蒸发、结晶,十多天后,一层层结晶盐就出现了。用木刮刀轻轻刮拢这层晶体,再装到竹背篓里沥干水分,芒康人就得到了大自然馈赠的财富--盐。
到了收获的时侯,那一张张脸上总是能找到最质朴的笑容。收获是快乐的,却也是艰辛的,妇女们还需将收好的盐背回去。现在一部分家庭也会用骡马甚至摩托车运送,以代替古老的运输方式。
在茶马互市的时代,盐井因其传统制盐术和井盐而出名,并成为茶马古道从云南进入西藏后的第一个驿站,是横断山区举足轻重的物资集散地。现在仍有极少的马队穿过刀削斧劈般的峡谷将盐带出芒康,半山腰上的古古道见证了千年盐井的兴衰往事。
连云港:沿海原盐喜获大丰收
2010年11月14日,江苏省连云港市五大盐场的50多万亩盐田“扒盐”全部结束,原盐总产量达到35万吨,在数百公里盐滩上,处处洋溢丰收的景象。由于今年秋季降雨偏少,加之结晶池、卤水池塑苫面积增加,管理措施到位,使原盐获得大丰收。
盐田里有1000多个形态各异的砚式石盐槽密布在海滩上。
海南:千年古盐田
千年古盐田位于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境内的盐田村,古盐田占地750亩,距今有1200多年历史。
传说是从福建莆田迁移而来的盐工所造。古盐田是我国至今保留最完美的日晒制盐方式的古盐场。盐田里有1000多个形态各异的砚式石盐槽密布在海滩上,现在盐田村仍有20多户盐工,每天都在这片盐田上沿袭着1200多年来古老的劳作方式。盐巴白如雪,细如棉、咸味适中纯正,具有纯天然、无杂质、可直接食用等特点;由于制盐工序古老、独特、具有文化性、乡土特色、制盐工序有趣和观赏性,吸引中外游客前来观赏。古盐田成为洋溥经济开发区境内的自然观赏景观。
2009年10月26日,广东汕头南澳岛的“盐民”正在收获海盐。夏季以来,南澳岛天气晴好,降水量特别少,也少有台风灾害,南澳岛海盐生产大丰收,截止目前为止,该岛已产优质海盐9000多万吨。
澜沧江畔井里的卤盐水,为盐井的盐田提供了大量的盐巴,使这里出现了家家户户屋顶铺了一层白雪似的晒盐奇观。
西藏:盐井
盐井县地处西藏自治区东部,昌都地区东南部,现辟有盐井自然保护区。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县。是“茶马古道”在西藏的第一站,海拨3000米左右,紧依澜沧江。江两岸卤水丰富,呈自然泉涌状而出。人们在各泉眼处垒石固水,形成一处井盐,然后背取卤水至江边低平处,同样地围成田,让日光蒸晒,水尽后便是粗盐,盐井式的晒盐方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县内有全西藏唯一一座天主教堂——盐井天主教堂。
天下第一凿井奇观:自贡老盐井
从"硅化木"遗址返回公路,前往最令盐都人自豪的"燊海井",此时天空中飘起了凉悠悠的细雨,浑身顿觉神清气爽,淡淡的盐香味似乎也开始在鼻息间游荡开来,远远便看见一架盐都标志的"天车"在前方孤独耸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据说在从南充到自贡的沿途象这样的"天车"就有好几十个,十分壮观。"天车"是自贡的魂,你可以从中洞悉自贡千年盐都辉煌的昨天。
自贡井盐生产的历史悠久,自东汉章帝年间发端,到晋已初具规模,唐宋时期自贡盐场便闻名全川,距今已有两千年的产盐历史,近代以来,是我国最大的井矿盐生产基地,其有名的深井钻凿技术在北宋时传到西方,有力推动了世界凿井技术的发展,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抗战时期,沿海沦陷,川盐济楚,为加速盐业经济的发展,四川省政府于1939年划出富顺县和荣县内两个紧密相连的产盐区而设市,取名自流井和贡井前一字的组合,因此,年轻的城市却拥有悠久的盐业文化。
十分钟后便到达了燊海井,几个"老外"也摆弄着手中的相机拍个不停,似乎比我们更加好奇和惊喜。燊海井深度达1001.42米,这是世界上第一口由人工开凿的超千米深井,井口直径只有11厘米,听说所有的盐井井口直径均在20厘米以内,方知盐井与水井的区别所在。据说这个"燊"(音shen,同深)字还是当时制盐工人们自己发明创造的呢。井口上方就是巍然挺立高达18.3米有点象电线杆子的井架,自贡人称之为"天车",听说在自贡最高的"天车"居然有113米,真是不可思议。"天车"是由若干小圆木和粗绳索从下而上捆制而成的几根巨大木柱作为支撑,一根长长的细筒管从天车顶上吊下来停在井口处,解说员告诉我们,这里的牛推车、木碓架、卷杨机等所有工具都是货真价实的古董。看到这些难得一见的古老宝贝,甚觉新鲜,想象中眼前出现了人蓄合力、吸卤采气的大干热闹场面。
在燊海井,游客既可以欣赏古盐井原始风貌,又可现场一睹古老传统的制盐工艺,因为在老灶房里还保持着传统敞锅熬盐的独特景象。目之所及,没有任何一点现代工业痕迹的偌大灶房内,工人们正在制盐。整个屋子热气腾腾、雾气缭绕,八口大圆锅里的白色液体正在井底自产的天然气的燃烧中翻滚沸腾,周围圆柱形的凝固晶体堆成一座座雪白的小山,袋装的成品码放得整整齐齐,光着膀子汗流浃背的两位师傅正挥动着盐铲仔细地滤去锅里的杂质和泡沫,场面很是壮观。两位师傅一边劳动一边热情地回答着我们好奇的询问,可别小看他们看似简单的操作,他们说烧盐技艺在以前一般都是父授子承,自贡烧盐工还曾创立财神会,规定传师授艺只限会员。他们在熬盐时在卤水里加入一定比例的黄豆桨,经过8个小时煮干水分结成盐的晶体,所以盐的颜色和质量都属上乘。老灶房每天的产盐量达两吨左右,每吨盐巴所需的十一二方卤水便是通过卷扬机用细铜管从燊海井里汲取。师傅们说,自贡的东源井等其他许多深井的卤水都已枯竭,目前以产天然气为主,而剩下的这口唯一还在生产盐的燊海井,经过近170年来对卤水的不断开采,也开始逐渐减少走向枯竭了,这标志着自贡生产井盐的历史也正走向最后的没落。盐房里则是工人们正在各自的流水线上对凝固的晶体进行粉碎加碘、秤量装袋。工人们说一天可装五六千小袋,价格一块五一斤,燊海井的盐在当地供不应求,加之国家的盐业专控制度,难怪我们在成都也从未买到过这种盐,便从小卖部买了两袋带回家,权作享受一次悠久盐业文化赋予盐都人民的优厚待遇。
汽车行驶在绿树掩映的翠廊里,蒙蒙细雨更增添了几分诗意,"半城青山半城楼"的美丽画卷映入眼帘,优雅曲折的釜溪河烟雨轻拢,千古江天、盐场奇观、千帆竞发的胜景仿佛就在眼前。不难想见,昔日那绿的江水、白的盐花、忙碌的盐商、熙熙攘攘的平底撸船正创造着盐都的盛市繁华,他们在盐卤飘香的釜溪河里来回穿梭,载了装满盐巴的船运往中原大地,再数着装满钱袋的银两乘船高兴而归。可如今真正的盐业繁华已经随了这美丽的釜溪河流向了远方,河里盛满的是幢幢现代高楼、青山绿树的漂亮倒影。
也许我们无法探究将盐变为美妙调味品的"始作佣者",莫非这种源自人体自身无法拒绝的自然渴求,以及人体流出的咸咸汗液,真的应该把人类远祖定格在浩瀚的大海?收回思绪,抛开这些不提,历史上自贡灿烂的盐文化是令世人瞩目的,其作用和地位更是不可低估,或许有如当今火爆的IT业对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而且那些凭借盐业而暴富的外省盐商们,在这个给自己带来巨大财富的城市里建立起了标榜财富象征的建筑,四周种满谭木的谭木林宾馆就曾是大盐商的府邸,位于市区解放路东段的西秦会馆是当时自贡规模最大的一个同乡会馆,也是现在的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盐业历史博物馆的所在地。再通过对那些精练的说明文字、珍贵的图片、精致的模型等一千多件文物的观摩,尝试亲手操作演示古代钻井取卤的模型,感受互动式的参观带来的乐趣,细细触摸在盐的岁月里沉淀的文化细节,就会把先前脑子里不甚明了的名词术语和技术原理弄个明白,这不能不算是一个很大的收获。正是这块土地上的劳动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耕耘,才换来了"千年盐都"的无愧其名。在自贡盐业历史的长河中漫游,对这个城市堆积的厚重历史文化则愈加清晰,就像这温柔的细雨正滋润着黑黝黝的土地,而我却心甘情愿地迷失在这盐卤飘香的细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