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兴起 各具特色
“无论我们小时候的愿望是做科学家,还是石油工人,但对于生活,对于情感,我们抑或追求,或者已然成为家庭的顶梁。当终日奔波后能有个安静的晚上,可以来小店坐坐,因为我们潇洒!我们漂亮!我们是社会主义当空照的红太阳!”这是武汉一家“80后”主题餐厅的宣言。
在全国许多城市,悄然间涌现了不少以“80后”为主题的餐厅。
记者在寻访中发现,多数“80后”餐厅通过环境陈设传达主题,比如用弹珠、画片作装饰,墙上贴着《小学生守则》、名人头像,屋顶的房梁间挂着绿色大吊扇,根据不同主题出黑板报等等;有些渗透到菜单设计、餐具摆设、饮品选择,还有些选择设计场景、扮演角色的方式,通过互动,将主题贯穿到从订餐、用餐到结账的过程。
“不管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唤起的都是一种情感,寻找的都是儿时的回忆。是成年后对青春的回忆,长大后对小时候备受呵护的怀念。”在北京某出版社工作的倪小姐认为,“80后”主题餐厅的悄然兴起,适应的是社会年龄构成变化的现状: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这一代人如今都已成年,开始进入社会,有一批正在步入而立,准备登上历史舞台,承担相应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同样是“80后”的华小姐认为,一方面,进入社会后,紧张的工作压力、庸常的生活让“80后”对年少时的纯粹、美好、相对受关注、无限可能性充满怀念,由挫折感而生出怀旧感;一方面,互联网的普及,新的传播方式的兴起为“80后”的集体怀旧提供了可能,强化了他们的身份认同,为“80后”主题餐厅提供了众多潜在客户。但她表示,不会经常光顾这样的主题餐厅,“毕竟菜品的吸引力不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