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阶段是“功”。朱懋耀解释,“功”就是指讲解中突出主题,显得功利性比较强,也指自己闲时要多下苦功。“这个阶段虽然有点笨拙和僵硬,但是我积累了不少东西。”朱懋耀如是说。
第二个阶段是“随笔”。对于这个阶段,朱懋耀认为是一个重要成长阶段,也是一个导游越来越“活”的表现。这个时期的朱懋耀喜欢临场发挥,从不同角度展现景致特点,洋洋洒洒的导游词让人印象深刻。朱懋耀表示,讲解中生境、化境、意境的追求,就是体现随笔的精髓。
第三个阶段就是“自然平淡”。这个时候,朱懋耀抛弃了越多越好的传统讲解路数,他向往越精越好,进一步提炼出了“两分钟导游法”,让讲解词更加水到渠成。“给游客留下自己的体验空间,这在国画里就叫‘留白’,不能灌输,不要填满。”朱懋耀的语调很缓慢。
工作之余,朱懋耀也完成了一篇篇颇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论文:《导游美感评说》、《导游职业童心说》、《苦乐相伴一路行》、《上海景点现场导游》(德语版)、《旅游跨文化传播对外语导游的要求》……服务质量,才是关键“对于导游而言,说到底,服务质量才是关键。没有了这个,一切都没有意义。”朱懋耀斩钉截铁地说。
事实上,为了提高服务水平,朱懋耀还先后学习过推拿、按摩、拔火罐等中医技艺,钻研过书法、水墨画等等。“导游是个杂家,什么都要懂点,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对此,朱懋耀轻描淡写地进行了解释。
一次,朱懋耀带领一个德国团在北京八达岭长城游玩。就在大家谈笑风生的时候,一位中年妇女却脸色发白,出了很多汗,身体也摇摇晃晃起来。很多同行的人都认为是中暑症状,并没有特别在意。但朱懋耀经过号脉和询问,确认这是游客的低血糖所致,需要及时补充糖分。于是,他连忙让这位中年妇女躺下,迅速从其他团队的游客手中高价买了瓶可乐,让她喝下去。不一会儿,这位游客的症状就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大家都松了口气。
“这只是个小事件啦,但是发现这个事情的方法倒是需要好好总结的。”朱懋耀显得很有底气。针对这起事件,他还透露一个小秘诀:导游带团往上走的时候,开始的时候应该走在队伍的最前列,起引路的作用。等走了两三百米的时候,导游应该退到队伍的三分之一处,整个队伍的游客都可以进入视线。再过两三百米的时候,导游就应该退到队伍的三分之二处,这时需要特别注意队伍后面的游客,他们往往需要特别的帮助。
还有一次,朱懋耀接待了一位84岁高龄的瑞士游客,这位老人二战时期看到一幅中国泰山的风景画,后来就一直想到中国看看这座山。那天刚到泰山,老人就显得很兴奋。考虑到老人的身体情况,朱懋耀提议从半山腰的“中天门”去登泰山,但老人坚持要从山脚下的“一天门”出发。朱懋耀愣了一下,望着老人热切的眼神,他点了点头,一路上扶抬着老人一步一步前行。登上山顶时,老人激动得欢呼起来,大叫“中国魂”。“我们导游就要通过细致的服务传播中华文化。这位老人家当时也挺让我感动的,这么大年纪还如此执著于曾经的梦想,这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朱懋耀如是说。对于年轻导游的期盼。
1998年,朱懋耀就被评为国家特级导游。“1976年我们被称为‘翻译陪同’,1985年叫做‘翻译导游’,1986年叫做‘国际导游’,1989年以后才叫‘外语导游’。我见证了这些名称的变化,也和旅游业一起成长。”朱懋耀这样总结。
今年5月份,朱懋耀进入了第一批拟入选国家级导游师资库人员名单。“再干一年,我就到点退休了。近些年,我也经常参加一些培训年轻导游的活动。我希望他们有更好的未来。”朱懋耀带着复杂的情绪说。
“年轻导游需要吃苦精神,一定要过这一关。比如大热天,你会想到把阴凉的地方让给游客,自己站在烈日下讲解吗?”朱懋耀这样发问。
朱懋耀还认为,一个好的导游,首先要求心态好,不骄不躁,不能够急功近利。此外,为了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他们还要培养多方面的才能,例如节目策划、成本预算等等。
“现在一些导游大赛都办成了演讲比赛,这种人才培养方向是不行的,一定要有现场感和互动性。”朱懋耀显得语重心长,“同时,国家也应该加大《旅行社管理条例》的落实力度,保障年轻导游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