岜沙,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一个独具民族特色的苗寨,在从江县以南,距从江7.5公里,*近321国道老线。本刊2007年9月号曾经介绍过,那里的男子常年打着赤脚,穿自染的青色土布衣裤,枪不离肩,刀不离腰。最奇特的莫过于男子的发型:头部四周剃得青光,头顶的头发却终身不剃并挽成长长的发髻,当地人称这种奇特的发型为“户棍”……
那么这种奇特发型究竟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这期我们带你看个究竟。
走进岜沙
当夕阳在天边燃尽最后一丝光芒时,我们终于走进了岜沙。从凯里到榕江到从江再到岜沙,我们在路上马不停蹄地颠簸了将近8个小时。
月亮早早地挂在了山边,北京的刘刚小两口、深圳的寻风和我却为住宿郁闷,岜沙实在太小,能提供住宿的地方更为有限。在寨子里奔波了几个来回,终于在寨子门口找到一个叫农家乐的客栈,不但可以住宿,连吃饭也可以一并解决,这不禁令我们大为欣喜。
为了犒劳奔波劳累了一天的自己,大家决定“腐败”一把,自己动手,把女老板家里能吃的统统都倒腾了出来,我们无师自通地胡乱搭配,然后让老板炒那些估计是她这一生最莫名其妙的配菜。亲自动手拿出老板家冰柜里的啤酒,围在宽敞的院子里,坐在结实的木凳上,享受着习习山风,聆听着篱笆丛中不知名的虫子为我们歌唱。抬头可见月亮在天上游荡,低头又见星星在啤酒杯里晃动。
在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中,我们聊到了岜沙男人那奇特的发型,聊起了这神秘的“户棍”。女老板的突然插话让我们狂喜,她说明天寨子里刚好有个男孩要举行成年礼,要现场剃“户棍”。
[NextPage]
“鬼师”磨刀
第二天早早起床,简单洗漱后,赶紧往芦笙堂跑,为了观看这个可遇而不可求的“户棍”剃头礼,我们已顾不得吃早餐了。
芦笙堂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有男孩家的亲戚朋友,也有像我们一样好奇的外来者,更多的则是凑热闹的岜沙孩子们。我在人群中转了一圈,也没有发现那个即将举行成年礼的小男孩。旁边有人告诉我,今天的男主角早已跑出去了,此刻根本不知道他是在山林里打鸟还是在河里摸鱼。
原来,岜沙的每个男孩在7岁以后15岁之前,都必须挑选一个日子举行成年礼。举行成年礼这天,男孩会邀约几个年纪相仿的伙伴一起上山打鸟、下河摸鱼,然后聚集在这个男孩家里,一起烧烤抓来的鸟鱼,边吃边喝酒。据说举行成年礼的男孩在这天打的鸟越多、摸的鱼越多,就寓意着他的本事越大,将来的出息也越大。
此时,这个男孩房族中的本家鬼师(驱鬼的巫师)已经开始在芦笙堂忙碌着整理剃头的工具,为孩子剃头、梳理“户棍”作准备。我们凑近一看,鬼师手里的剃头工具令我们目瞪口呆,因为这个剃头的工具既不是剃头推子,也不是剃头刀,而是一把岜沙人经常拿在手里割草和砍树枝用的镰刀。镰刀刀身宽约5厘米,长约40厘米,加上木头刀把,总长达到七八十厘米。如此巨大的刀,怎么看怎么像武器,用来砍头倒是可以,用来剃头则闻所未闻。
看到我们露出惊诧目光,鬼师一边往石头上浇水磨刀,一边侧过头告诉我们,岜沙人自古以来就是用镰刀剃头。虽然成年礼是严格的祖传仪式,但举行成年礼剃头一样不会有特别的工具,在他们看来,人的头发像山坡上的草和树,用镰刀来割是很正常的事。如果要说剃头与割草的区别,那就是剃头前一定要将镰刀磨利,特别是弯弯的刀尖上那部分,剃头时大部分时间都在用它,所以要仔细磨,否则很容易刮破头皮。
每磨一阵,鬼师就会举起刀对着太阳,半眯着眼,用手指轻轻在刀刃上滑动,以查看刀是否已磨得锋利。在阳光的照耀下,刀口的寒光一闪一闪地发出灼眼的光芒。每当此时,鬼师都会自豪地对着我们笑笑,仿佛要告诉我们,再难剃的头发用他手里的镰刀来剃,都是小菜一碟。
正式剃发
芦笙堂的中间,男孩的家人正忙碌地准备着。他们拿来一个直径一尺许的木盆,在木盆中装上半盆洗头的水。我们没有看到椅子凳子,也没看到围布和洗发液、洗头膏之类的东西。村里的人告诉我们,他们剃头从来都是剃头的鬼师站着,被剃的一方蹲着,脖子上从不用围布遮挡碎发,因为鬼师剃发都是一次完成,不会有碎发产生。他们洗头也从不用洗发液、洗头膏,因为山里清冽的泉水会让他们的头发自然地乌黑发亮。
当太阳快升到半空时,男孩终于在同伴的簇拥下来到了芦笙堂。他径直走到木盆边蹲下,伙伴们则手牵着手围成一个圈将他和鬼师围在中间。鬼师对着太阳一阵合掌默念后,弯下腰将男孩头顶那部分长发挽成一把,缠在头顶。接着开始用手往男孩头顶四周浇水,把要剃掉的那部分头发用水淋湿。当一切准备就绪后,只见鬼师一只手托住男孩的脑袋,一只手拿起镰刀,对着男孩脑袋的侧面下刀了,刀锋闪过,像田间收割成熟的庄稼一般,一簇头发飘然而下,男孩脑袋的侧面出现一块刺眼的白光。围观的人群中有人轻声惊呼、有人则发出啧啧的赞叹。
巨大而锋利的镰刀不断地在男孩的头上舞动着,头部四周白色的部分越来越大。鬼师不断变换姿势,一会弯腰、一会俯首、一会半蹲、一会直立,男孩变成了一个轴心,鬼师围着他轻快地转动游走。男孩的头一会被托起、一会被按下、一会向左、一会往右,头部四周那些应该被剃去的头发不断飘落。不到片刻,男孩头上除了顶部的头发外,四周已被刮得光溜溜,没有半点划伤的痕迹!
[NextPage]
盘搭“户棍”
鬼师放下镰刀,飞快地梳理孩子留下的头发。梳理整齐后,将它们向上直立捏在手中,轻轻地旋转了几下,挽了一个细细的结,然后将它们盘在了男孩的头顶,形成一个独特的发髻,发梢随意而潇洒地搭在后脑勺上,这就成了岜沙男子的“户棍”。
旁边一个远道而来的欧洲男子,留着一脸浓密的大胡子,饶有兴趣地拿着镰刀翻来覆去地看,并在自己的脸上比划,用生涩的汉语要鬼师试试用镰刀来剃他的胡子。旁边有人大笑着喊鬼师也帮他剃个“户棍”,欧洲男子一边摆手一边喊着“No,no.”一边拔腿而逃。
鬼师见了也忍俊不禁,他告诉我们说,“户棍”的剃成,标志着一个小男孩从此走远,而一个岜沙男人已经走进所有人的视线,这是他们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仪式,是每一个岜沙男孩必须经历的,只要这个男孩再背上父辈们亲手为他打造或祖上传下来的猎枪,他就将成为一个标准而英武的岜沙汉子,正式以一个岜沙汉子的身份出现在村寨里。
问起“户棍”的起源时,鬼师说他也不是很清楚,寨佬(部落首领)和其他老鬼师对于“户棍”的起源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说开天辟地就是这样的发型,有人说是老祖宗蚩尤战败后,从东方迁徙而来保持成这样的;有人说,岜沙人以头象征高山,头顶的发髻便是山上的树木,他们是用自己最神圣的头部来表达他们的信仰与崇拜。
鬼师说,不管“户棍”起源于何时何地,可以肯定的是,自从他们的祖先在岜沙定居以来,他们就保留着这样的仪式和发型,从未有人做过任何改变。
Tips
交通:坐火车到凯里;凯里到从江只有汽车,且班次较少,主要集中在早上,游客可先到榕江,再转车去从江;凯里到从江约170公里,需耗时7~8个小时,票价约60元;从江到岜沙8公里山路,出租车20元,摩托车5元,徒步需1.5小时。
门票及食宿:岜沙在“五一”、“十一”和春节黄金周期间会收门票,30元/人,有专门的表演且不另行收费,其余时间不收门票但无专门的表演。岜沙有客栈提供食宿,住宿每天15~40元/人不等,但黄金周期间住宿较为紧张,需要提前预订或回到从江县城住宿。岜沙吃饭比从江县城贵,也提供点菜服务,价格从十几元每人每餐到几十元每人每餐不等。
特色饮食:酸汤鱼、烤香猪、香茅草烤鱼、凉拌羊(猪)血、油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