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古称蜡缬,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间传统印染工艺之一。早在千年以前,威信的苗族人民就已掌握了蜡染技术。
3月2日,扎西红色小镇“扎西时光”小店内,威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春圆”品牌创始人张晓正在向游客介绍自创的蜡染制品。在她身后的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精美绝伦的蜡染“红色故事”作品,它们色调素雅、纹样优美,带着苗族蜡染独有的“冰裂纹”,给人一种古朴的沉淀感,极具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
张晓是一名汉族,2013年毕业于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本是从事专业工作的她在2017年春天初次接触到蜡染后,这项苗族文化便在她的心里生根发芽,令她痴迷起来。在了解后她发现,家乡威信县居然是云南省唯一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之乡”的地方,于是她回威走遍了家乡的各个苗寨部落,拜访蜡染传承人、学习蜡染制作过程,与这门来自指尖的技艺开始了“零距离”接触。
威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春圆”品牌创始人张晓告诉记者:“2017年一次很偶然的机会看到一个老人在织布,我就对这种东西很感兴趣,我觉得那个布的质感很喜欢,然后就开始了解我们本地苗族的文化,到处去跑我们本地的苗寨,去看老人以前画的那些蜡染图案,觉得这些图案非常的古朴,和外面的贵州、四川他们的图案有很大区别的,我觉得这些图案很有价值,很有魅力。”
铜刀作笔,蜂蜡为墨。张晓看见心灵手巧的蜡染师傅用蜡刀将心中的美好在染布上点染出世间万物,无论是蝴蝶翩翩,还是鸟飞鱼跃,都展示了革命老区苗家女子对自然环境中物象的模仿及对民族文化的表达,散发出的独特民族气息,历经千年、经久不衰。并且以“区块”绘画为主的威信蜡染所呈现出的“冰裂纹”,较其他地区以线条为主的蜡染制品更加古朴,看一副蜡染画就像是在和时间对话。
越是接触这门技艺,张晓越是沉迷于其中,越是热爱,越想让更多的人都欣赏到这份来自指尖的美丽。于是2017年她选择回乡创业,创业的同时致力于蜡染技艺的创新与传承,进而创立了基于威信地区苗族非遗蜡染的品牌——“春圆”,将传统和现代结合、将蜡染技艺与扎西长征精神进行融合开发,绘制出了一套具有强烈红色文化风格的蜡染作品,其中毛主席头像和诗词蜡染挂画的系列作品在云南世博会上吸引大量游客驻足,受到专家一致好评。
张晓说:“我就觉得我可以通过提取这些图案,去做一些很有意思的一些创作,包括比如说和我们平时的一些家具、布艺、围裙、个人配饰方面做一些结合,通过这种方式也让更多的年轻人发现蜡染的文化,让他们重新去认识这个东西,慢慢地就有兴趣去跟老人学,在家乡生活的话有这样一个氛围我就感觉很幸福,所以这件事情也坚持到现在。”
2019年,张晓创办了一个超300平米的实体蜡染厂,一个实体蜡染文化展厅兼具传习所功能以及一个年营业额超过30万的淘宝店铺,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染织服务、文创挂画、个人配饰(头巾、帽子,包袋等)、家居布艺和蜡染技艺培训服务。通过三年的努力发展,现“春圆”品牌团队人数已有22人,苗族蜡染手艺传承人们开始“重操旧业”,坐回织布机,拿起小蜡刀和绣花针,把指尖技艺变成了指尖经济。
“我们的传习所现在主要在扎西红色小镇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扎西时光文创示范店,一个是春圆蜡染染坊,在这两个地方,我们都可以进行理论授课和实操体验两方面的内容,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真正的体会到威信本地蜡染的一个魅力和价值。”张晓说。
走进“春圆”蜡染传习所,入眼皆是一片靛、碧、蔚宝、黛色,在苗族“欧欠”裙、丝巾、《沁园春·雪》的蜡染制品上绽放,桌上形状大小各异的蜡染铜刀、刺绣丝线摆放整齐。染色师傅正在从染缸里把侵染好的布料取出晾晒,苗绣师正在染布上以针代笔,从容落线。在“哗啦哗啦”的染布声和蜡染师傅灵巧的绘画中,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美丽画卷正在织布上徐徐展开。
张晓告诉记者,现在会蜡染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会这门技艺的传承者平均年龄都超过了55岁,如果没有传承,可能再过10年、20年,这门指尖艺术可能面临失传的局面,所以现在蜡染不仅是她的爱好,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张晓说:“威信县作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之乡,我作为一个威信人,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去把传承千年的东西继续传承下去。2022年,我们有两个方面的计划,第一个是我们春圆品牌的淘宝店将新开两个店铺,未来我们将继续深挖扎西会议、长征精神,去挖掘它的内涵和它的价值,然后去创造更多振奋人心的作品。”
为了美丽、为了底蕴、为了传承,张晓说她会继续把蜡染这份事业做下去,继续创造出一批体现时代精神、文化传统的蜡染工艺品,让更多人的人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来源:微扎西
威信融媒记者:杨珠艳 夏沁 实习生: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