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马晓林,原淮北一中副校长,《马尔的视角》主笔,文化学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徽学研究中心淮北师范大学分中心兼职研究人员。今年10月中旬来黟县考察采风。几天时间,不辞辛劳,几乎走遍黟县所有景区景点。离开黟县后,很快就推出了“神韵黟县”系列美文。徽黄旅游集团在征得马尔先生同意后,公众号将转发他的系列文章,以飨所有关心、支持本公众号的朋友。
说西递有座石林我略微有些诧异。这些天我们没少在山里行走,黟地的山势山貌,大多平缓,不甚奇拔,茂密的树木覆盖其上,不像是能出石林的地质面貌。
看来要想在一个地方游熟游透,还就得有当地朋友引路。
西递石林所在的山叫做大周山,距西递景区三公里。
登山而观才觉它是奇物,好像是一群飞来之物,落在此地,成为奇观。
有点类似于淮北的国保古迹石山孜,烈山古饶那一带压根就没有那样的山石、山形,显得十分突兀。
它在黟地早有声名。
清代黟县籍的著名学者俞正燮在其《黟县山水记》中描述道:“石壁幽峭,芳丛兰坂,香洁静明,延伫者忘疲矣。”
俞正燮的 “幽峭”二字显然不足以概括其全貌。
石林的岩石形状各异,千姿百态,洞穴沟壑,各逞风流。
最显著的是远古海水浸泡留下的石壁水纹,条目如此分明。
观赏石林与把玩奇石有相通处,除了石质石皮,最为有趣的地方是它的象形。
单独细看每一块石头,各自姿态万千。或如猛虎下山,或似绵羊啮草;有的极似人物造型。
整座山由奇峰异石构成,石型以“瘦、皱、漏、透”为特点。
有的紧密连接,延绵逶迤;有的单独成型,挺拔伫立。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命名也饶有趣味,比如石林罗汉阵,有“达摩悟道”石型;有个石群,一撇一捺的展开,形成了个大大的“人”字。
由石林拾级而上,山顶建了座“寒武纪地质展览馆” ,展现了黟地远古时代的地质地貌。
乾坤挪移,天地翻覆,大自然最奇妙的奥秘,在时空的远处闪烁着。
逛西递石林景区长阅历增见识,而感觉最妙的还数上下山的管轨滑道。
起初只是当它为上山的代步工具,并不稀奇。它的提升段非常平稳,时速为五公里,乘客无需任何操作。
周边景色越往上走越好看。
晃晃悠悠的上行,双手可解放出来选景拍照。
黟地的盆地景观越发清晰,一个个村庄被群山包裹着,星罗棋布。
未料下滑段竟如此刺激。
上下落差83米,不甚高深,看着也平缓。但它是椭圆形轨道下来,要穿越丛林和奇石阵。十四个弯道重重叠叠,速度快时,人有墙壁上斜侧着被推着疾跑的感觉。
车辆由乘客自己双手持闸控制速度,说是最高时速40公里,而在侧壁上行驶,感觉极快,人要甩出去。
它是一辆接一辆的放出,我原以为和提升道差不多,还想着拍照,便选了打头阵;谁知双手一刻也松不得,人在速度中跌宕起伏。
后面跟着我的是老余和老姚,俩人开嗨了,速度不控制,大声喊叫着“我来了”。车子摩擦声音越来越近,吓得我赶紧松闸,怕他抵上我。
这一刻,我的恐高、眩晕等所有毛病一并发作,九死一生。
车到站停下,我两腿发软,估计脸色也惨白。
但这就叫刺激,又一次的挑战了自己的极限。
(本文部分照片由考察组摄影师杜鹏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