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推荐
①徽州一绝——臭鳜鱼: 徽式风味名菜的代表菜品。制法独特,食而得异香。相传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带鱼贩将鳜鱼以木桶装运至徽州山区。途中为防止鲜鱼变质,采取一层鱼洒一层淡盐水的办法,经常上下翻动,如此七八天抵达屯溪等地。此时鱼腮仍是红色,鳞不脱,质未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但是洗净后经热油稍煎,细火烹调,非但无异味,反而鲜香无比,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肴。
具体做法是:将新鲜鳜鱼用淡盐水腌渍在室温25度左右的环境中,经六七天后,鱼体便发出似臭非臭气味。然后入油锅略煎,配以猪肉片、笋片、小火红烧至汤汁浓缩而成。此菜香鲜透骨,鱼肉酥烂,非常的美味。
②徽州毛豆腐:“徽州毛豆腐、打巴掌都不吐”。相传古时有一名叫王致和的举子,多次科举落第,自认只有卖豆腐的命,便接过父辈的豆腐坊,做起了豆腐生意,结果一日天气闷热,豆腐滞销,他顺手将多余的豆腐铺在稻草上,洒上盐水,打算日后自家食用,过几日因为事多,早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待记起,那豆腐已是色变毛长,茸茸密密,他自认晦气,打算倒掉,不经意用手掰下一点用舌头舔尝,居然尝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咸粘味,于是他便放些油及佐料下锅煎烤,一时奇香四溢,出锅口食,更是鲜美无比,从此潜心做起毛豆腐的生意,且越做越大,做到了京城,还被收进了御膳谱,成了宫廷佳肴。
③刀板香:“农家刀板香”拿手菜的主要原料,就是腊肉和竹笋。然而,制作“农家刀板香”的腊肉,必须是高级腊肉芯,不得生蛆,不得变色,更不得变味。同时,要注意它完全符合成品后的“方方正正”和“三段论”要求;制作“农家刀板香”的竹笋,必须是新鲜的、没有明显破损、粗细均匀、大小适中的竹笋或罐头笋。
“农家刀板香”拿手菜的制作工序,大致有这么三道:
首先,将竹笋过刀,切成长条状;将腊肉整块洗净,不用过刀。
然后,将整块腊肉和竹笋长条一块放在锅中旺火烧煮,一直到腊肉熟透。注意事项:一定要整块腊肉下锅,千万不要将其过刀切成片状去煮。
最后,将煮熟的竹笋和腊肉出锅,竹笋长条整齐地码放在菜盘的一边,菜盘的另一边先放上一块大小适中的农家土刀板,然后再将煮熟的腊肉切成方方正正的、厚厚实实的、“三段论”明显的片状,叠置码放在刀板上,上桌、入席。
“农家刀板香”拿手菜的主要特点是:农家原生态家常菜肴,阵阵山野绿风扑面而来;农家土刀板进盘入席,大开都市美食人眼界;笋中有腊香,肉中有笋香,交相混合而成的奇香妙不可言;鲜香可口,腊香钻心,肥而不腻,脆而不硬;筷夹刀板香,心想农家乐,真是口福大饱、眼福大饱、心福大饱也。
④黟县腊八豆腐:是黟(yi一声)县民间的风味特产。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黟县的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当地人将这种在新年前晾晒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古黟腊八豆腐具体体现了徽州传统悠久的历史文化,当年黟县商人外出经商创业阶段,生活较为节俭艰苦,每年腊月时即制作较多的“腊八”豆腐,外出经商作为菜肴可以吃上较长的时间,如今它已成为广为赞誉的旅游食品,深受广大游客的青睐,并远销合肥、南京、上海等地。
特色: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具徽文化底蕴的地方特产——黟县它作为黟县特产副食品,外观圆状,中凹一宕,皮呈赭黄,其味咸中带鲜,鲜中蕴甜,甜中含香,甚是可口,具备不易变质,随吃随取的特点,去皮雕心,外拭麻油,可款待上宾。腊八豆腐,又称“素火腿”,它选取优质黄豆,泉水碘盐,天然香料,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经严格消毒,真空包装而成。产品黄润如玉,入口松软,香咸微辣,味鲜可口,亦可应邀调料,满足不同口味人们的需求,是新一代方便快餐。它不含任何人工色素及防腐剂,属纯天然绿色食品。
黟县腊八豆腐其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味咸带甜,既香又鲜。如果在制作时加入香菇、海米等配料,味道就更佳。
储藏:“腊八豆腐”平时用草绳悬挂在通风处晾着,吃时摘取,一般可晾放三个月不变质、变味。它既可以单独吃,也可与肉类同炒、同炖。吃一个相当于吃15斤老豆腐,是通过食疗补钙的佳品,腊八豆腐的制作方法也并不复杂。
制作: 具体制作:用上等小黄豆做成豆腐,把豆腐抹以盐水,在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而成。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味咸带甜,又香又鲜。如在晒制时加入虾米等配料,味则更好。“腊八豆腐”平时用草绳悬挂在通风处晾着,吃时摘取,它既可以单独吃,也可与肉类同炒、同炖。招待贵宾时,黟县人还将其雕刻成动物、花卉,浇上麻油,拌上葱姜蒜等佐料,配成冷盘,成为酒宴佳肴。
吃法;黟县民间有“当你把腊八豆腐放在嘴里吃时,巴掌打到嘴上都舍不得放”,可见这腊八豆腐的美味,腊八豆腐平时用草绳串起来悬挂在通风处凉着,要吃时摘一个,食用时,一般切成薄片,既可单吃,也可与肉类同炒、同炖。招待贵宾时,黟县人爱将腊八豆腐用刀雕成各种动花卉形状,淋上麻油,拌上葱、姜、算等佐料,配成冷盘,成为酒宴佳肴.它既可以单独成菜,也可与肉类搭配,或炒或炖,都是美味。招待贵宾时,黟县人还将其雕刻成动物、花卉的模样,淋上麻油,拌上葱姜蒜等佐料,配成冷盘,成为酒宴佳肴 春节将至,腊月时分,桃花源里人家黟县居民大多烘晒着供来年享用或寄予殷殷乡情的豆制食品——腊八豆腐。
⑤烂腌菜炖豆腐: 烂腌菜煮豆腐只有在徽州的农家冬天才能吃到正宗的。做法相当简单:取腌菜缸里腌制时间较长,已经烂透了的腌白菜,注意不可变质,配上新鲜上好农家自制的卤水豆腐,切成薄片,一起入锅,倒入清水,以浸过腌菜豆腐为宜,加入适量细盐和猪油,多放辣椒粉,慢火烧煮熟透便成。
最好用砂锅,置于小炭炉上小火慢煮,时间越久,腌菜汁味入豆腐越深,更加能显出其独特风味。最好吃时锅不下炉,只须在炭火上覆盖些灰降低火温,连炭炉一起端上桌,热气腾腾,吃在嘴里,鲜爽热辣开胃,腌菜特别味鲜,豆腐特别嫩滑,尤其带有一种淡淡的臭味,让人难忘。
烂腌菜煮豆腐本为农家土菜,似乎难登大雅之堂,然而其风味独特,近年来渐受欢迎,还被列入了徽菜谱,成了徽州名菜。
⑥石耳炖鸡:
【菜肴口味】鲜香
【涉及食材】鸡类
【特点】 此菜汤鲜味醇,石耳清香,鸡肉酥烂滋润,无普通炖鸡之柴感
【原料】
净母鸡1只(约重1000克),石耳50克,小葱15克,姜15克,火腿骨5克,精盐5克,绍酒15克,熟猪油25克。
【制作过程】
1.将石耳用温水泡开,反复搓洗干净后再用冷水浸泡五、六次,洗净黑水和细沙,再切成象眼片放锅里,加冷水500克,盐0.5克、绍酒5克和葱、姜各5克(姜拍松),在中火上烧开后捞出盛入碗内(煮石耳的水和葱、姜不用);鸡放入锅内,加水烧开后捞出晾凉。 2.准备砂锅1只,将鸡、火腿骨和剩余的葱、姜、绍酒一起放入砂锅,加水淹没,用旺火烧开,再换微火细炖,至鸡肉八成烂时,捞出火腿骨,拣去葱、姜,另将石耳倒入砂锅,加精盐炖至酥烂即成。
⑦清炖马蹄鳖:清炖马蹄鳖是徽州地区传统的汉族名菜,属于徽州菜。此菜汤汁清醇,肉质酥烂,裙边滑润,肥鲜浓香。将甲鱼宰杀,用开水烫泡后,剥去外层内膜,用刀沿甲壳四周剖开,掀起甲盖,去掉内脏(留下甲鱼盖),剁成约3.5厘米长、1.7厘米宽的块(尾和脚爪不用),放入开水锅中煮至水再开,捞出沥水。火腿切成4 大块。将甲鱼块整齐地码在沙锅中,把火腿、葱、姜和火腿骨围在甲鱼四周,加入鸡清汤和绍酒,盖好锅盖,旺火烧开后,去除浮沫,放冰糖,转用微火炖1小时左右,拣出姜和火腿骨,放盐,再将火腿捞出切成片放入锅里,淋上熟猪油,撒入白胡椒粉即成。
⑧舌尖上的黄山烧饼: 黄山烧饼,又名“蟹壳黄烧饼”、“救驾烧饼”,“皇印烧饼”,是浙江徽州汉族传统名吃,盛行于古徽州地区及周边部分地区。以上等精面粉、净肥膘肉、梅干莱、芝麻、精盐、菜油等手工分别制作皮、馅,经泡面、揉面、搓酥、摘坯、制皮、包馅、收口、擀饼、刷饴、撒麻、烘烤等10 余道工序制成,其烘烤系在特制炉中进行,内燃木炭,将饼坯贴于炉的内壁,经烘烤、焖烘、及将炉火退净后焙烤,前后在数小时而成。因经木炭火焙烤后,形如螃蟹背壳,色如蟹黄,故得此名.其烧饼层多而薄,外形厚、口味香、甜、辣、酥、脆。有叶氏词为证:"薄如秋月,形似满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
由于烘烤时间长,饼中水分大多蒸发,利于贮存,一旦受潮,烘烤后依然酥香如故,而且扛饿。又因上白面粉搓酥,使面皮分层薄如纸,致烤制后酥松油润而不腻。
“救驾烧饼”名称由来:相传1357年,朱元璋驻军歙南覆船山(主峰搁船尖),这里是三县交界处,历史上曾发生过明教的陈硕真和方腊起义,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基础。是伏羲、女娲、神农的圣地,属于古徽州“三天子都”之一,整座山恰似一个天然的覆钵式白塔,以中国的母
亲花•黄花•伏羲文化开山,由南北朝维摩禅的祖师傅(翕)大士开山立派,儒、释、道三教合一,建立以不动如来•搁船尖、药师如来•雨伞尖为中心,千仞壁立,嵯峨怪石,36石门,环布铁围,边缘有七金山,诸须弥山,雪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香山,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天宫龙宫,七峰三十六天门成园形环绕的东方二大光明佛国:阿閦佛的妙喜世界和药师佛的净琉璃世界•覆船山「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覆船山隐藏佛光普照的意思,搁船尖隐藏日月宝焰,这里有道自然风光风光“石门九不锁,天门夜不关”,隐藏的就是“朝拜日,夕拜月”的宗教思想,于是这里的开创者们就制作了顶谷大方茶(中国扁形茶鼻祖)和似月似日的烧饼,一样隐藏着日月同辉的意思,朱元璋以这里为根据地(吴晗著作【浙西明教大明太祖的宝库】)秘密发展明教徒为圣战士,完成他霸业的坚实基础,而这烧饼就是这块深山圣地明将徒素食中的一个产品,适合行军打仗作为干粮。朱元璋当时也只能吃这样的食品,他本身也是农民出身,吃起来满口生香。称帝后,没忘这圣地的这么个天物,护国救驾有功,就册封为救驾烧饼。
皇印烧饼”的来历:相传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时,由清代著名“两淮八大总商”之首,被誉作“以布衣结交天子”的徽州人江春承办一切供应,筹划张罗接待,即所谓“江春大接驾”。“江春大接驾”的第一道茶品是由江春的徽州班底构成的家厨团队根据他的精心设计并集体开发研制的烧饼,其外层酥脆,内滋润鲜香,嚼之异香可口,令舟马劳顿的乾隆顿感身心舒畅,精神倍增,并欣然御赐名“皇印烧饼” ,寓意乾隆对该烧饼的喜爱程度堪比随身皇印,予之以最崇高的褒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