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故乡崇州行记
2012-4-19 23:24:43
访问量:2921597
家乡是梦,她活着,却又远离着。
家乡崇州山水相依,人文相亲,却因某种不能明说的原故,我和家乡却活生生地被分开了很多年。新年去罨画池公园游走,公园历史悠久,始建于唐代,成胜景于宋代。亦曾称"东亭"、"东湖"。虽说触景会伤情,但新年的氛围能平淡些许心事。
罨画池公园园林长廊依旧寂静在岁月的长河里,那文庙背后的故事,被演绎得根基飘摇,威严庄重的塑像是如同被魔化了的先贤孔夫子。还有纪念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园林建筑"陆游祠"。陆游在蜀州任官时,留下了“江湖四十余年梦,岂信人间有蜀州。”的赞美佳句!
罨画池公园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园林味道,崇州先人们修建罨画池在唐宋时期为官司府地方官们待客的花园,其景色以梅花和菱花烟柳为胜,直至明、清都被誉为蜀州胜景。唐朝诗人裴迪任蜀州(今崇州)刺史时曾邀杜甫登临,杜甫曾作《和裴迪登临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一诗,赞颂"东阁观梅动诗兴"。宋代爱国诗人陆游任蜀州通判后,留下100多首寄怀蜀州的诗篇,其中就有10多首描绘了罨画池的梅花和荷花。如《次韵张季长正字梅花》有诗句:"插瓶直欲连全树"。《日暮至湖上》有诗句"红凋荷更香"。足见当时罨画池的梅花与荷花已成胜景。 。与成都周边园林相比,少了游人,但绝对是地道的仿古建筑,幽深穆肃,犹如畅游在苏州园林之中。家乡崇州人环境意识强(游完罨画池后,我有种想留下来的感觉,池周楼桥亭阁古朴典雅,山石墙曲径通幽,名贵花木千姿百态,盆景艺术精致可贵;池中游船往来,随波左右,倒影如画,五彩缤纷。
离开崇州罨画池,我驱车来到家乡的一个古镇‘街子’,映入眼帘的第一印象即是街口广场上一字排列的四株古银杏树。每株直径一米左右,挺拔伟岸,枝干虬劲似铁,给人历经苍桑而又充满活力的感触。相传为唐代“一瓢诗人”唐求所植;广场北侧是一建于清嘉庆年间的砖塔形字库,展示着古镇的文化渊源。或许,这里曾经是书院,当年唐求曾在这里开馆授徒。字库、古银杏即或能成为佐证。古镇街道附近水流纵横,街上方有水源流入街道。街上多泉水,很多民居门前屋后均有泉眼,生产、生活用水十分方便,故街子素有川西水乡之称。蓝天倒映,包容天地,份外成趣,怪不得都说——水是最有灵性与亲和力的。这镇老街宽约六米,青石板铺设的路面,整洁清爽;街边修筑有小水渠,清清流水在渠中流淌,古老的街道,多了几分诗意。游走街上穿三街五巷,在那里寻访岁月的遗赠。
到鸡冠山天然公园已是风雪连天了,那雪越下越大,树枝树叶上开始积雪。早晨,整个鸡冠山景区一片让人迷离的飘雪。完全让自己置身于雪花飞舞的世界里。我游走在雪花飘飞,纯正的“北国风光”的画面中。如同游走在崇州先人的骄傲之中,眼前的风景让人感慨,风雪中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相信我们祖先的荣光也会重现,毕竟这里是养育崇州人的沃土。离开鸡冠山的时候,天地间早已银装素裹,连天际线都淡化在黄昏里。离开景点大门后,我们踏歌而行,沿着如飘带的山路我们的足迹慢慢地融入整个风景里。从山里出来,望着隔河的城市,那边喧闹,这边寂静,原来现代与山村自然并不排斥,生活可以让它们融得很近。那时只希望住下来与之同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