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2010《漫漫西域路》(47)恰西的柔软时光
2012-4-19 7:00:28
访问量:2805143
穿越了崇山峻岭,我们眼前赫然一座葱茏的阔谷。这就是恰西河谷,位于巩留县东南方的群山间,呈南北走向。遥望着前方雪山环抱,古云杉苍郁。那些漫天的厚厚云朵似乎浅吟低笑,又好像张开了热情的怀抱……
我们拐上了泥土的羊肠小道,蜿蜒通向河谷深处。一旁遍布鹅卵石的河滩开阔有些平坦,一支支汩汩奔流的溪水时而分道时而汇合,那粼粼波光的梦幻,好似洒落了珍珠一地。河滩中恣意错落的小小绿洲像极了一座座耐人寻味的盆景,清新淡雅有精巧天然。清澈的水边有了女人捶打衣物的勤劳身影,青翠的草滩上晾起了花花绿绿的织物;而男人们或纵马扬鞭或悠然仰躺。落日的金辉散漫洒满河谷,也映红了人们的脸膛。时光在这里似乎戛然而止。
我们穿过石桥来到河滩的另一侧,路在向前延伸。这里才是恰西河谷的真正起点,不过已经有了漂亮房子和越冬畜栏的定居村落。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进了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随着脚步的深入,我们感受到深峡与谷地交错、山水相映的壮阔。听当地转场的牧民说,半个月前这里还是草长过膝的景象,可见这里是水草丰美的原生态。
我们穿行在窄窄的马道上。身旁尽是高大粗壮的天山雪岭云杉,个个身姿挺拔,象保家卫国的钢铁战士。在一片密林中的水畔,我们入住了一家维吾尔族小店,所谓的小店就是哈萨克毡房。由于先前张师傅已经和他们打过交道,所以气氛比较融洽,男女主人热情亲切,也打消了我们不少顾虑。他们夫妻以前是巩留县林业局职工,双双下岗后,在此开了一家小店。全家五口人,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一家人和和睦睦,倒也其乐融融。
我们到达恰西时已是20点,光线也变得温柔了许多。老板娘全家齐动为我们准备起了晚饭。一想到漫长的等待,不如干脆出去走走。“茶水”大姐因疲劳留在驻地,剩下的我们三个早已象放飞的鸟扑向山谷。走在通幽的林间,闻着草木的清香,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一座座临水散落的毡房,有了袅袅炊烟的升腾。我好奇的走进,每每迎接我的都是张张友善的笑脸。哈萨克是个游牧民族,恰西是他们的夏季牧场。虽然这里山清水秀,可毕竟日久生寂,所以他们会多家人长长聚在一起,喝喝奶茶唠唠嗑。那些略显羞涩的孩童让我看到了少有的纯真一面,真的好可爱。
山路在抬升。我们趟过了段段泥泞的土路。听到了一阵马帮般的驼铃,回头一看,是一队晚归的哈萨克人家正骑着高头大马向着山里从容的进发。那个骑着摩托车的小伙子很好奇我手中的单反相机,更好奇我从哪里来?当然一番攀谈过后双方尽欢颜。从远处雪山汇聚的溪流贯穿整条河谷,大老远就可听见隆隆的水声。眼前的光线渐变柔弱,我们穿过倒伏大树形成的简易桥来到溪对岸。一位当地的老人正捡拾上游飘来的原木,因地制宜修补他的畜栏。在乱石滩上一通乱闯,我们继续爬向山顶。
我们终于站在了台地上。眼前的草原与森林交织,落日的光芒中呈现阴明不一的两面,那片耀眼的光亮透着柔柔的金黄。山巅上云雾缭绕;山脚下牛马悠悠,恰如一幅幅写意的水墨画。刹那间,一缕暖暖的温馨盈动我的心底柔软。当我静静地站在这里,用心的融入这清秀的世界,内心也变得空灵、平静,就像双脚踩上泡沫,拳头打到棉花。那种感受简直难以笔墨形容。我喜欢这种自然和谐,我喜欢这种清风明月的恬然,当然,这是属于我的柔软时光。
22点早已升起了夜色,晚归的我们终于吃上喷香的晚饭。尽管没有烛光和大餐的奢华,可我们有“天当房,地当床”的浪漫。24点整,喝过伊犁小烧的我们安然躺在不上锁的宽大毡房。外面夜风习习,星光点点,流水潺潺……
我们开始进入美丽的恰西河谷。
遍布鹅卵石的河滩上溪流时而汇合时而分道。
烈烈骄阳下,人们在河滩边清洗晾晒衣物。
河滩、森林、雪山,恰西河谷越来越清晰!
河滩中的小小绿洲象盆景一样精巧天然。
穿过石桥,来到真正恰西河谷入口,这里已经有了定居的村落。
密林中的哈萨克毡房。
高大挺拔的天山雪岭云杉树,以及真正用羊毛编织的毡房。
当地牧民的可爱孩子,羞涩又纯真。
来自雪山融水的清澈小溪,翻卷着浪花,一路激荡奔流。
光线渐变柔弱,深邃中透着原始森林的气息。
当地老人从溪中捡拾上游漂来的原木,用来搭建修补自家畜栏。
落日的余辉洒满金黄一片。
我们逆着溪流而上。
溪边的乱石滩上。
倒伏的原木树干就是一座简易桥。
山谷深处的台地就是片片绿草甸,看牛儿悠然,女主人正在挤奶。
最后一抹金黄,温暖又温馨。
山顶的断树,估计遭雷电袭击,象雕塑一样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