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称一生中有三大遗憾:没当过兵、没上过大学、不是“黄埔一期”。
他叫张恒,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在东岳,他多次指挥氟硅铁军冲锋陷阵,一脸憨态的他称得上是东岳的风云人物;高中没毕业的他,多次笑称自己毕业于“东岳大学”。
在东岳,他完成了从“士兵”到“将军”的跨越。
“捡贝壳”的小伙子
1986年10月22日,张恒永远记得那一天。他休学了。这是他上高中的第二年。那年,他18岁。
这一年,父亲过世了。张恒是家里的长子,并不宽裕的家庭,需要张恒来支撑。
张恒的第一个工作单位是醒台县唐山镇电镀厂。在那里,他从事电镀溶液的分析和工艺维护。在学校时,张恒就对化学感兴趣,化学基础又好,因此工作起来,倒也顺手。但是,父亲的过世还是给这个年轻人留下了思想的真空,他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在这段迷茫的日子里,张恒与书结缘,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他养成了看书的习惯。一年多的时间,他看了大量的书。有一次他花24元买了全套关于电镀的专业书籍,而当时他的月工资才三四十元。直到现在,张恒依然保持着阅读习惯。
知识的积累也让张恒意识到,电镀企业前景堪忧。
机遇出现了,1988年秋,东岳(时为济南化工厂桓台分厂,直到1994年改名,下同)招工。东岳的良好发展势头打动着张恒。
他报名了。
顺利通过考试后,张恒来到东岳,参加了草酸车间的筹建,当时他的身份是工艺技术员。“洗石头”(制造草酸需要的原料--萤石上有泥土,需要清洗干净)是他的第一份工作,一洗就是几个月。在一群普通的工人当中,高中没毕业的张恒还是文化水平比较高的,他也对整日艰苦的劳作产生过厌倦,"最快乐的时光,就是一堆工友凑在一起讲笑话",回想起从前,张恒记忆深刻。开硫酸钙矿渣山让他吃尽了苦头,抡5磅的大锤对当时体重还不到50公斤的张恒来说,简直“受不了”。
不能不说,张恒是个有心人。在辛苦的体力劳动过程中,他一直在用心地学习着。
烧火的时候,张恒和工人师傅们一起背靠背的掏炉渣,成天弄得很狼狈,“亏得那时还没谈对象,否则全身灰溜溜的,挺丢人”。然而,这个肯吃苦的小伙子给师傅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在工友们的指导下,他懂得了如何烧转炉,如何看火的颜色知道温度是多少,他明白了“烧火也有窍门”。
1989年秋天,这个勤奋的小伙子被企业派到天津一家企业接受培训。
上课第一天,就跟张恒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讲课的是一名高级工程师,他向身为工艺员的张恒提了个问题:压缩气体时为什么会发热?
张恒一下子就被问懵了,张口结舌看着老师什么也回答不上来。
“这是初中时候就应当学习的知识。”工程师说,“指望你怎么回去开工?”
颜面尽失。当时公司派张恒等十几人来学习,就是为了回来后准备草酸项目的开工。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个时候,张恒才开始后悔,他曾经因为太调皮,初中两次复读。这次打击让他懂得了知识的重要,因此他一刻也不放松地学习。不但在工作的实践中,跟着经验丰富的工人学,去年他还利用闲暇时间到张店参加了英语培训班。
那次回答不出问题来以后,高级工程师再也不给他们上课了。只是随便找了个老师,给讲讲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等。
学不到真正的技术,交不了差可怎么办?张恒等人并不死心,他们想到了“偷学”。
于是,他们给这家企业的工人买些水果、瓜子什么的,恳求工人师傅把他们也带进企业,他们就跟着这些工人学。“那时,就盼望着他们的设备坏掉。”张恒笑着说,“在他们维修、拆装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认真地学了。”
就这样,这50天偷偷的学艺让张恒受益匪浅,回来后,草酸项目顺利开工了。可惜的是,好景不长,因种种原因,项目停了一个月。
停产的日子,张恒一头扎进了车间。“所有的化工单元流程在这里都有。”张恒把所有设备的构造都熟悉遍了。一个月来,他完全陷入了一种痴迷。那时正好是冬天,可张恒完全忘了寒冷的天气,一个月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他说,每发现一个以前没遇到的问题,那种兴奋就象孩子在海滩上捡到了漂亮的贝壳。张恒离家很近,但这一个月,他几乎没回家,累了就在操作室打个盹,醒了再接着和设备对话……
从那以后,他学会了从没学过的化工设备、化工工艺基础知识,造气、净化、苛化制碱,高压合成等等化工基础。再后来,无论是企业上马无机盐项目,还是承接离子膜技术,他都事先买资料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叫“现学现卖”。如今的东岳再也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乡镇企业,它已经成长为中国氟化工行业的新星,它正在打造一个世界级的“氟硅帝国”。企业在飞速发展,提供的平台也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张恒不断地"捡贝壳",不断地历练自己。善于学习和勇于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三十岁刚刚出头,张恒成了行业专家人人钦佩的顶尖专家和管理有方的职业经理人。
难怪,这个被同事称为半拉子高中生的他笑称自己是“东岳大学”毕业的。
激情燃烧的岁月
凭着自己的奋斗,张恒很快就成了工段级工艺技术员,这意味着一个普通员工可以享受段长的待遇,这在东岳还是个先例,直到现在也没人破这个记录。
1995年,只有27岁的张恒从车间副主任职位上,越过车间主任被破格提拔为东岳公司总经理助理;第二年又被提拔为公司副总经理。面对众人对此的不解,董事长张建宏说:谁有张恒那样的吃苦精神、那样的敬业精神、那样的学习精神?其实,大家心里清楚,张恒的今天是他靠着自己的能力拼出来的,是靠着对公司的贡献干出来的,以往的技改项目,无水氟化氢反应转炉从600吨改3000吨、从3000吨改7000吨,制冷剂从无到有,乃至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几乎都是由他担任项目负责人。
1992年,氟硅酸镁项目上马。回想起当时的情况,恍如昨日。张恒说,当时,产品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从2900元/吨到了4500元/吨。时不我待。他再次将家搬到了厂里,自己做实验,争取早日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来。而在那年冬天,张恒刚刚当了父亲,后来他才知道,老婆在做月子期间自己洗衣服。
最让张恒刻骨铭心的一次,是上马3000吨聚四氟乙烯(PTFE)项目。
聚四氟乙烯被称为“塑料王”,耐温性好,可在+260°C ~ —250°C的温度下长期使用,可广泛用于航天、核工业、电子、机械、化工、仪表、计算机、医疗器械等行业,是解决现代科学技术军工和民用许多关键技术和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不可或缺的材料。聚四氟乙烯是当今世界氟塑料重要产品,占氟塑料生产总量的60%以上。由于其是价格昂贵的高分子材料,我国无论生产和消费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东岳3000吨投产前,大量依靠进口,国内生产总量仅有8000吨左右。
对企业来说,这是个重大商机。2000年秋天,东岳领导层决定上马四氟项目。项目负责人还是张恒。这是公司领导层慎重考虑决定的人选。
张恒明白,这个项目投资过亿元,是东岳前14年的投资总额。这个项目也事关东岳的生死存亡。张恒的压力可想而知。
他知道,聚四氟乙烯,这一精尖高科技产品,作为一种符号,是氟化工行业企业综合实力的象征,甚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此前,国内一家企业与国外合作,投资3个亿花掉3年时间才建成了1000吨的装置。更重要的,在项目决定上马前,公司高层广泛征求了国内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但得到的回答几乎是异口同声:“你们干不了。”毕竟,3000吨规模是国内最大,整套工艺技术对东岳来说是个全新的领域。
为了证明自己,也为了企业的未来。2001年5月16日,第一根木桩打下,苦战开始了。此前的两个月,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正式组建。
这是一个产生奇迹的激情年代。在项目进入关键时刻,正是三九寒冬,大家就战斗在这冰天雪地里,没有一个想到暂时把工程停下来。全体参战四氟的员工只有一种想法:拼了。“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张恒这样形容当时的参战人员。
此时的张恒由于长期劳累缺乏营养,牙疼病犯了,同时患了感冒。开会时,他喉咙哑得说不出话来,但仍声嘶力竭地讲,他的每一句话都揪着每一名员工的心。牙疼病让他连馒头和菜都不敢吃了,每次都打菜汤泡馒头,到了最后泡馒头都吃不进去。每天只喝妻子送来的奶和麦片。
更重要的,许多时候需要创新和突破,这是个考验。建设过程中为了提高工艺水平,在影响质量的精馏塔,分析仪器、聚合釜上、单体槽上,都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张恒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到试验现场通过反复的试验,选定了最冒险也是最好的方案,为今后的高性能PTFE奠定了基础。
4月26日傍晚,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的张恒和同伴们经过三四十小时的等待,终于看到雪白的粉粒流出来。张恒抓了一把雪白的粉粒,就呼喊着冲出来。他从未这么激动过,他知道手中的粉粒是何等的金贵!那一夜,细细的白粉颗粒从一人手里传到另一人人手里……
赢了!他们用11个月的时间,四季鳌兵终于顺利试车成功。许多专家都惊叹这是奇迹,“中国有机氟的希望在东岳”。如今的东岳正向着万吨高科技分子材料基地迈进。一直到现在,张恒还记得在PTFE项目动员大会上,东岳集团董事长张建宏说的话:“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创新,我们不要迷信国外技术,我们就是要用我们的行动证明中国自己也能搞3000吨规模的聚四氟乙烯!”东岳走到今天,能够承接国家863项目,成为高科技化工的代表,与有着象张恒一样敢于创新的人才,密不可分。
东岳每年8月1日都为企业里的军人搞一次座谈会,张恒每次参加都很羡慕这些过去的老兵,“他们很亲。”他也以自己没当做一天兵而感到遗憾。
然而,在一次次发生在企业里的攻坚战中,张恒从“士兵”渐渐成为了一名“将军”,由于张恒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平时又总是穿一身与车间工人同样的工作服,他最喜欢喊别人“爷们儿”,也有人称他为“土将军”。他说,他喜欢那种和大家一起冲锋陷阵的感觉。当然,他更清楚,没有长胜的将军,只有长胜的团队。
“老实人常在”
其实,张恒也有苦恼的时候。1990年,他遭遇了人生中的一个十字路口。
当时,东岳派他到原来的工作单位唐山镇电镀厂帮忙两个月。那时的电镀厂由于效益下滑,大部分员工已经放假回家,企业的技术骨干基本都走光了。
这两月,东岳答应他,照发工资。这样,他就可以得到两份工资了。去电镀厂后,张恒帮着重新搞技术。2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电镀厂的领导却非要挽留他,开出的条件是让他担任副厂长,薪水是4000元/年,而之前他做普通工艺员,才1500元。
对于刚盖完房子,还背着3000元债务的张恒来说,高职高薪的诱惑还是不小的。
张恒犹豫了。
他想起了很多过去的场景。4年前他离开高中的时候,班主任老师的一句话——到了社会上,要牢记:老实人常在。
他想到了父亲。在张恒七八岁的时候,有一次他从家里偷拿了钱去买糖果吃,结果到了晚上没全部花掉的钱被父亲发现了。“钱是哪里来的?”他遭到了父亲严厉的追问。“东说西说,撒谎的我被父亲痛打了一顿。”
他想到了东岳(当时为济南化工厂桓台分厂)对他的培养和期望,他想到了在东岳学过的东西,他还想到了东岳领导张建宏和大家一起洗石头的场景。
在经历了数个不眠之夜后,8月3日,张恒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选择,留在东岳。“这个选择足以让我庆幸一生。”后来,张恒多次这样说过。而5年之后,电镀厂关门了。
从这件事上他也逐渐明白,个人的成功是和企业的成功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个人要永远和企业一起成长。”张恒说。因此,他一直以来就有个遗憾,“我不是‘黄埔一期‘的。”他将自己不是企业最早的创立者和见证者而视之为三大遗憾之一。张恒在一次报告中说,我没有看到拓荒者如何在一片黄土地上打下第一棵桩,也没法理解他们当时怀着怎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