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说我们是科技版的豆瓣,我觉得豆瓣改变了中国的文艺生态圈,我希望未来几年果壳网也能够改变中国的科技文化生态圈,是一个科技青年聚集的地方,成为某种风向标。”这是姬十三为果壳网描绘出的理想图景。
11月10日,超级光棍节前夜,姬十三在网上发了一条三千多字的征婚帖,自述一栏写道:主要身份是创业者。最大特点是跨界。……干过一些事后想起来挺操蛋的事。但总的来说……觉得自己算是个好人。心善。心软。容易感动。其实泪点还挺低的(据说乔布斯也是)。
2007年之前是科研工作者,作为神经生物学博士毕业,觉得实在没法过一眼能就看到头的生活,毕业主动失业;
2007-08年写专栏谋生,梦想是学连岳面朝大海有自由,拎个笔记本周游世界。因为写稿拖延症,破灭;
2009年辞去外企工作公益创业,弄了科学松鼠会(民间科学写作者协会)。一开始很苦,大半年个人没收入,喜欢的女生跑去了美国;
2010年下半年商业创业,创办果壳网(泛科技兴趣社区)。(这真是洗澡时想到的名字)
我的理想是让科技成为文化的一部分,打通文理鸿沟,不懂科技就别称文化人。
帖子引起了很大轰动。“姬十三”是笔名,真名叫嵇晓华,据说,笔名出处和他大学时的一段恋情有关。现在,这3个字代表了一种新兴的科技传播方式。
从松鼠会到果壳网
半个月后,本刊记者在果壳网办公室里见到了征婚人姬十三。这是一个接近两百平米的大房间,布置简单,角落里有一间简易厨房和一张乒乓球桌。七十多名员工聚集在这间没有隔断的办公室里。他提出在办公室中央用水泥砌成的圆形凹池里接受采访,那里面放着不同颜色的抱枕,可以半躺下。
“征婚并不应该成为公共话题。”姬十三说,帖子发出后,央视一个知名的电视谈话节目希望他去探讨婚恋观,被他果断拒绝。他接着补充,高调征婚不是恶作剧或者完全头脑发热的决定,的确发自初衷:“没有办法避免别人认为是炒作,需要时间来证明,我是认真对待这件事的。”
这与他对另外一个问题的回答十分相似,一年前,当他决定将科学松鼠会和果壳网完全分开运营的时候,同样面对过质疑——一个要做NGO的人最后去做了一个商业公司,能不能成功,会不会变质。他说:“一点都不介意是假的,但我觉得需要时间去证明分开是明智的。”
现在,果壳网的日PV过百万,几十万注册用户。
姬十三分开运营的想法产生于2010年初,那时候,科学松鼠会已经有了相当大的知名度。这是一家以科学为主题的网站,创建于2008年底,上面有科普文章,也有关于科学问题的互动解答。
与传统枯燥的科学研究不同,它讨论的话题千奇百怪,表述自由。例如,有人会问,为什么中国男人的生殖器在自然状态下都偏向左边,是不是因为中国是一个极左的国家,或者是因为地球自转的原因。姬十三回答,虽然自己叫姬十三,其实没有接触过多少“鸡问题”。最后,他通过一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推断,可能是由于男性左右睾丸的位置不同造成的。
姬十三一直把科学松鼠会当成NGO来做,他觉得传播科学是一种公益活动。“松鼠会的构架决定了不能满足一些更大的期望,NGO组织有优势的地方,比如大家都特别愿意出力,能够团结很多人的力量。劣势在于负责的人很少,做大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商业组织起步比较难,一旦上了轨道,会获得比较大的资金支持,空间会更大。不同模式适合做不同的事情,NGO适合做一些传统公益,帮助弱势群体填补社会空白,商业适合做一些大的事情。”
当时正好有几家VC在谈,把想法梳理了一段时间后,果壳网在2010年10月开始起步,上海挚信资本半年时间先后注入两笔百万美元级投资。
果壳网在果壳互动科技传媒有限公司名下运作,姬十三兼任该公司CEO和科学松鼠会理事长,但他基本不再过问松鼠会的日常事务,后者成为NGO组织哈赛中心的一个公益科学传播项目。
很多媒体将姬十三此举形容为“以科学反哺公益”,他并不认同,“果壳网和科学松鼠会都有各自的愿景,不能说一家机构的存在是为了反哺另一家,果壳网是帮助了松鼠会。哈赛中心是一家NGO,发起和初始经费都是由果壳网给的,但不能说果壳网创立的目的是为了反哺松鼠会。”
为了节省经费,松鼠会的办公地点在果壳网办公室的另外一个角落。